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


“分级诊疗制度实现之日,乃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成功之时。”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的一番话,再次坚定了我国全面推进分级诊疗的决心。而县域医疗共同体作为实现分级诊疗的重要一环,势必会占据一席之地。5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开《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和《关于开展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的指导方案》(下称《方案》),明确县域医共体建设思路。近两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全国已组建3000余个县域医疗共同体。此次《方案》发布为县域医共体建设开出了“处方”。

“医共体”和“医联体”区别在哪里?

医联体主要是以区域内的医疗联合体为表现形式。一般是将同一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医疗互助与共享的系统。通常是由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和其他医疗组织等,共同组成的一个医疗联合体。医联体的组成目标是让区域内的医疗服务更加有效,并能在现有体制下较好地解决群众的看病难、看病烦的问题,形成一个区域内分级诊疗的上下联动的互助医疗组织与系统。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医院管理研究院杨燕绥教授表示:医联体“联”的是病,重大的疾病,也就是说基层解决不了的病要找大医院解决,最后解决不了的危症找专家,做的事情是把一个病联起来。

医共体则是指一个区域内的医院与其他医疗服务机构和组织联系在一起,重新组合,重新构建的一个整体性的全新医疗组织架构。其主要特征是法人代表的统一性和医疗组织的紧密性关联。由此,一般认为:医共体,这一组织的特点,主要的并不是医疗联合体的属性,而是医疗集团组织的属性,运用的是核心医院的家族式,以大家长身份来整合与统筹集团内的医疗资源。一般多以县域医疗共同体的形式存在。杨燕绥教授指出:医共体“共”的是健康、共的是居民见疾病预防,通过健康管理、慢病康复等让疾病远离居民。

城市医疗联合体怎么建?

2019年5月22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关于开展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医函〔2019〕125号),制定了《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和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并提出八大要求和两大指导意见。

国家卫健委发文 | 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指南全集合!

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怎么建?

1、医共体建设都有谁参与?

《方案》要求,每个县根据地理位置、服务人口、现有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和布局等情况,组建若干个(一般为1-3个)以县级医疗机构为龙头、其他若干家县级医疗机构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的紧密型医共体。鼓励社会力量办医疗机构和康复院、护理院加入医共体。医共体内成员单位法人资格保持不变。

2、医共体建设谁来牵头?

医共体牵头机构原则上为二级甲等以上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达到二级医院水平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牵头组建医共体。

3、医共体内部如何分工?

医共体牵头医疗机构重点承担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和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服务,统筹管理医共体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重点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提供接续性医疗卫生服务,并按要求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

4、医共体建设由谁来负责?

《方案》要求,建立由县级党委、政府牵头,机构编制、发展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卫生健康、医保等部门及医共体成员单位等利益相关方代表参与的管理委员会,统筹医共体的规划建设、投入保障、人事安排和考核监管等重大事项,如制订医共体领导班子成员选拔、任免原则和程序,明确医共体内统筹使用资产的核算、调配、使用规则等。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机构设在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5、医共体建设“共”在哪里?

医联体建设和乡村一体化管理。《方案》要求城市三级医院要与医共体牵头机构组建多种形式的医联体,通过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科研和项目协作等多种方式,提升牵头机构医疗服务能力与管理水平。鼓励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行政、人员、业务、药品、财务、绩效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管理。医共体实行药品耗材统一管理,统一用药目录、统一采购配送、统一支付货款。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鼓励以县为单位,建立开放共享的影像、心电、病理诊断和医学检验等中心,推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和区域互认。医共体内诊疗资源共享。加强医共体内部和医共体之间床位、号源、设备的统筹使用,进一步贯通服务链,实现资源共享。

医共体内统一岗位设置。要求医共体内县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分别核定,探索由医共体统筹使用。医共体内人员实行岗位管理,按照“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薪”的原则,统一岗位设置,加强聘用管理。医共体内统一收入分配。医务人员收入由医共体自主分配,以岗位为基础,以绩效为核心,打破单位、层级和身份区别,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内部分配机制,并与药品、耗材和检查检验收入脱钩。鼓励对医共体负责人和成员单位负责人实施年薪制。医共体内医疗质量同质化。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在规章制度、技术规范、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绩效考核等方面执行统一标准。医共体内财务实行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各成员单位财务单独设账,加强医共体的内审管理,自觉接受审计监督。

6、医共体内医保怎么用?

《方案》指出要探索实行医保按人头总额预算管理,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引导医共体主动做好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提高医保基金使用绩效。

县域医共体建设有哪些典型案例?

安徽省天长市首创县域医共体,成为全国医改典型。在新一轮医改中,安徽天长市确定了“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上联三甲,下联乡村、组建医共体”的思路,探索出县域医改的“天长模式”。天长的主要做法。

一是整合城乡医疗机构。以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和天康医院3个县级医院为牵头单位,分别与基层医疗机构签订结对协议,组建3个县域医共体。二是整合区域信息平台。依托县级公立医院,建设区域HIS、影像、检验、心电、病理等五大中心,实现医共体内信息互通、检查结果互认、远程会诊协作,为落实和推进分级诊疗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整合医疗服务资源。牵头医院对医共体内人、财、物统一管理。医共体内开展医师多点执业,大型医疗设备统一管理、共同使用;注重发挥中医专科优势,对基层医疗机构统一配送中药饮片等,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使基层就医群众以卫生院的收费标准享受到县级医院医疗服务,实现“少付费、少跑路”目标。

天长市在医共体建设中,坚持服务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这四个方面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服务共同体’将县、乡、村三级医疗联系起来,各取所长,实现了预防、治疗和康复的联动。而‘责任共同体’则明确了县级公立医院和镇卫生院各自的业务范围,如两级医院确保收治的病种目录,以及县级医院41个下转病种和15个康复期下转病种清单。